呼吸道
呼吸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覽、 搜尋
呼吸道是指人體內呼吸過程中空氣所要通過的所有器官的總稱。呼吸道是呼吸系統的一部分,呼吸系統還包括空氣不必通過的、單對呼吸過程依然非常重要的器官,比如橫膈膜。
呼吸道可以分三部分:
上呼吸道:鼻、鼻道、鼻竇、喉和咽;上呼吸道是人體容易被感染的部位。
氣管:喉結、氣管、支氣管和次級支氣管。
肺:小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
呼吸道的大部分在呼吸過程中僅僅作為空氣從外界進入肺,以及從肺流出的通道。氣體交換、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流出血液的過程只在肺泡中進行。
空氣進入呼吸道後隨呼吸道的分支其管道不斷變窄。在空氣到達肺泡之前估計大約要通過20至23個分支;雖然支氣管的直徑越來越小,但由於每次分支的數量眾多,因此其總面積不斷擴大,因此空氣在進入呼吸道時受到的阻力不斷減小;事實上由於湍流空氣在第三和第四個分支部分受到的阻力最大。
呼吸道內表面分布有分泌液和纖毛,能溫暖或冷卻、濕潤和淨化吸入空氣,保護呼吸器官。
組織學概述
呼吸道上覆蓋著一層上皮組織,從上到下這層上皮組織的組成部分逐漸變化。除上皮細胞外這層組織還含有腺體和產生粘液的杯狀細胞,以及平滑肌、彈力蛋白和軟骨。
從鼻到器官的上皮組織由帶有纖毛的、圓柱形的上皮細胞組成。細胞的纖毛的擺動促使呼吸道內的粘液向喉的方向運輸,每秒大約能推移320微米;這些粘液可以以痰被吐出或者咽下;支氣管以下的上皮細胞越來越呈立方體狀,它們也帶有纖毛。如果黏膜過於乾燥,纖毛不能有效運動;如吸煙過多等;黏膜下層有很多傳入神經來梢,能夠感受刺激,引起噴嚏和咳嗽等,以高速氣流把異物排出。
直到小的支氣管內均有軟骨存在。在氣管中軟骨呈C狀的環,在支氣管中它們為散布的塊。
上呼吸道擁有眾多腺體,越向下其數目越少。在小支氣管里不存在腺體。杯狀細胞的分布類似,不過在最粗的小支氣管中還偶爾有少許杯狀細胞。
在氣管中平滑肌連結C狀的軟骨環。在支氣管和小支氣管中平滑肌完全包圍氣道。
除硬的軟骨外支氣管和小支氣管還有許多彈性組織。
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有肺脊椎动物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鼻、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气管树是随着动物的进化逐渐复杂化的。
什麼是上呼吸道?有哪些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
呼吸系統是我們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包括有: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臟,以及其循環、淋巴和神經等系統。通常以喉環狀軟骨為界線,把呼吸道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兩部分。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和喉部;下呼吸道包括氣管、支氣管和肺臟。
鼻腔是上呼吸道的門戶,位於硬齶上,是一個狹長的腔隙,頂窄底寬,前後徑大於左右徑,前起前鼻孔,後鼻孔通到鼻咽。鼻腔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部分,每一部分鼻腔的側壁有3個彎曲伸入腔內的骨性突起,稱為鼻甲。在各個鼻甲的下方分別形成上、中、下三個鼻道。在中鼻道有上頜竇、前組篩竇和額竇的開口,上鼻道有後組篩竇的開口,蝶竇開口於鼻的蝶篩隱窩。鼻腔粘膜與鼻淚管、鼻竇、鼻咽的粘膜相連續,為纖毛假複層柱狀上皮,其間有杯狀細胞、分泌性腺體。鼻粘膜有豐富的血液供應,使粘膜充血膨脹接觸面積增加。人每日經鼻腔吸入空氣,空氣中帶有大量的粉塵和致病微生物,鼻腔可對這些空氣進行過濾和清潔,鼻毛可過濾空氣中較大的粉塵顆粒,較小的粉塵顆粒落入粘膜表面的粘液毯中,其中水溶性的可被溶解,不能被溶解的則和細菌等在纖毛運
動下被排出。鼻粘膜豐富的血流供應可供給鼻腔內氣溫調節所需要的熱量,雖然外界溫度相差很大,經過鼻腔的加溫作用,抵達喉入口的氣溫已接近體溫。鼻粘膜豐富的腺體可分泌大量液體,用來提高吸入空氣的溫度,防止呼吸道粘膜乾燥。
咽分為三部分,鼻咽位於鼻腔的後門,上界是蝶骨及枕骨的基底部,下後界為軟齶和懸雍垂,與鼻腔相連,成為正常呼吸的要道。口咽位於口腔的後方,往上與鼻咽相連,往下與喉咽相通。口咽的外壁分佈著成群的淋巴樣組織和扁桃腺,表面襯有複層鱗狀上皮細胞。喉咽處於喉的後部。
喉上與喉咽相連,下與氣管相連,是呼吸通道和發音器官。喉腔由單個的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會厭軟骨以及成對的杓狀軟骨、小角軟骨、楔狀軟骨和軟骨間的關節、喉肌及韌帶構成。喉腔內有兩對皺襞,上面的是一對假聲帶(室襞),下面的一對是聲帶(聲襞)。兩側聲帶之間的裂隙為聲門,中喉腔最狹窄的部分,靜息呼吸時聲門隨之縮舒,深呼吸時聲門大開。喉對下呼吸道能起到保護作用,吞咽時喉體上提,會厭封閉喉口,防止食物誤入下呼吸道。
呼吸道(Respiratory;respiratory tract)。
呼吸道是肺呼吸時進出的氣流所經過的通道。
有肺脊椎動物的呼吸道分上、下兩部:鼻、鼻竇、咽和喉合稱上呼吸道。氣管及其以後一分再分的管道,合稱為下呼吸道,或稱為氣管樹。氣管樹是隨着動物的進化逐漸複雜化的。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結構
整個呼吸道內表面都分布有分泌液和纖毛(鼻孔、咽後壁和聲帶粘膜除外),它能溫暖(或冷卻)、濕潤和凈化吸入的空氣,對於呼吸器官和人體有着保護作用。
在呼吸道粘膜的上皮細胞間隙中有杯狀細胞分泌粘液;粘膜下層中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和漿液。呼吸道粘膜的每個上皮細胞約有200 條纖毛,經常進行規則而協同的擺動,向咽部方向擺動時堅挺有力而快速,向相反方向擺動時彎曲柔軟而緩慢,這樣,纖毛頂部的粘膜層連同粘着的異物顆粒,都朝着咽部推移,然後經口吐出,或被咽下。呼吸道粘膜下層有豐富的傳入神經末梢,能感受機械的或化學的刺激,引起噴嚏和咳嗽等反射,以高速度的氣流把呼吸道的異物排出口、鼻之外。
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其口徑和內壁的幾何形狀是各不相同的,下呼吸道的管壁內橫亘有平滑肌纖維,這些肌纖維的活動狀況直接關係到下呼吸道的口徑(尤其是缺乏軟骨的膜性細支氣管),因此,關係到呼吸的氣流阻力。
功能
當一定的粘滯性與密度的氣體通過呼吸道時,氣體在呼吸道各部分的氣流類型可分為湍流和層流兩種。在上呼吸道和在氣管分成主支氣管之處,管腔口徑的變化比較突然(尤其在聲門上下),管腔內表面又凹凸不平(尤其是鼻腔),加上這些部位的氣流速度較高,所以氣流是屬於湍流。氣管以下的下呼吸道的口徑隨着它頻繁地分支而逐漸變小,其總截面積隨分支而增大,氣流速度隨着分支而減慢。所以在主支氣管以下的氣流是屬於層流。克服湍流和層流引起的呼吸道氣流阻力都需要一定的壓力差。
由於咽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鼻子吸入的空氣和經咀嚼的食物都會經過咽喉,之後各走各路,空氣進入氣管,食物則進入食道(氣管位於食道的前面),這完全是由咽下方、喉上方的會厭軟骨所決定的。會厭軟骨位於食管和氣管處,當吸氣時會厭軟骨靜止不動,讓空氣進入氣管;當吞咽時,一方面軟顎會向後延伸,阻止食物進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會厭軟骨像門一樣,將氣管喉覆蓋,令食物進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的那一刻,呼吸是暫停的。吞咽完畢,軟顎、喉及會厭軟骨會及時恢復原位,於是呼吸可照常進行。
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事項
一、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發燒持續起伏一至七天,其他症狀如咳嗽、流鼻涕、鼻塞,大多在一至二週內逐漸痊癒。
二、治療感冒的藥物主要在減輕症狀,並不能縮短病程。
三、感冒期間要注意有無以下併發症:
(一)中耳炎:高燒不退(超過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兒煩躁、搔抓耳朵。
(二)鼻竇炎:流鼻涕超過十天沒有改善跡象,且黃綠色的濃稠鼻涕伴隨咳嗽、嚴重鼻塞、頭痛。
(三)肺 炎:高燒不退且咳嗽加劇、呼吸急促、食慾減退。
(四)腦膜炎:頸部僵硬、劇烈頭痛、嘔吐、怕光、、持續高燒、甚至意識不輕。
四、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時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則可依不同症狀給予藥物治療以減輕不適。
五、感冒病毒最易經由鼻咽腔分泌物傳染,預防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多洗手,不要共用毛巾。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科門診製作
幫助幼兒早日康復的良方----拍痰法
一、什麼情況下需要拍痰?
感冒咳嗽有痰聲,一般五、六歲前之小孩無法自己用力咳嗽,所以需借助家長拍擊小孩的背部,以協助將肺裡的痰咳出。
二、為什麼要拍痰?
由於痰在肺之深部,且比較黏稠不易咳出,若能利用拍痰方法使氣管壁上之痰液震動、鬆脫,再加上姿位引流,將使痰液容易咳出,使寶寶病情早日康復。
三、拍痰的原理是什麼?
利用重力原理(上半身低於下半身),以引流出支氣管或肺內之痰液。
四、怎麼拍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姿勢方面:
小孩抱於家長大腿上,臉朝下、上半身較低、下半身較低,並以一手固定好小孩,以免滑落。
(二)拍痰方法:
將您的一隻手手掌弓成杯狀,再小孩背部兩側由腰部拍至肩部,拍時力量不要太輕,否則達不到效果,衣服不要穿太多以免影響效果,拍完後鼓勵小孩咳嗽和喝水。
五、拍痰適宜時間:
1 化痰藥與溫開水服用後三十分鐘、睡前、起床後及痰多連續咳嗽時,皆可拍擊,由以服藥後效果最佳。
2 每次拍擊時間約五分鐘。
3 飯後或餵奶後兩小時內不宜拍痰,以免嘔吐危險。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科門診製作
孩子發燒了怎麼辦
一、認識正常體溫
體溫是指身體深部體腔內的溫度,是體內熱產生及熱散失二者平衡的結果。體溫的平衡受腦部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平常腋溫約359~369 oC,口溫約365~375 oC,肛溫約371~381 oC。可受年齡、運動、沐浴、季節、生理週期的影響而有所改變。新生兒及嬰兒因體溫調節機能尚未發達,易受環境影響,且變化較為激烈。
二、發燒的定義
當體溫調節中樞的機能失去平衡而超過了正常範圍的溫度,即是發燒。它是身體對抗外來侵犯的細菌、病毒或異物所產生的正常反應。發燒不是疾病,而是一種警告訊號。所以除非適高燒合併抽痙或嚴重不適,否則在未確定診斷前,不必急著退燒。
三、常見引起發燒的原因
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腸胃道或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腦部發炎、痲疹、玫瑰疹、預防注射或不明熱等等。
四、對發燒應有之認識
(一)由於因素不同,發燒程度及類型也不同,通常會持續二、三天,有的甚至五、六天才退。
(二)據專家研究,持續發燒在416 oC以上才可能會對腦部產生傷害。
五、發燒處理
(一)發現小孩高燒,應請醫師診治,有抽痙病史者應及早送醫。
(二)需按醫師處方服用退燒藥。
(三)溫水拭浴可加速散熱,或睡冰診來降低體溫。
(四)給予舒適臥位並調整室溫,惡寒顫慄時,室溫宜燒高;當體溫上升時,室溫宜降低。
(五)穿著方面:衣物勿穿太多,以免影響散熱;當惡寒顫歷時,請先量體溫以確定是體溫過低或是在高燒中,若體溫低於,
需注意全身保暖。
(六)飲食方面:
1 應攝取高蛋白、易消化之清淡飲食。
2 少量多餐,勿太油膩,配合口味以增進食慾。
3 多補充水份或果汁。
(七)注意口腔衛生和皮膚清潔。
(八)避免劇烈運動或曝曬於日光下,防止體溫更高,造成能量消耗。
(九)若病情惡化或持續高燒39 oC以上不退,或藥物使用後無效,請即刻送醫再檢查。
(十)若有熱痙攣之病史者,體溫超過38 oC即可開始使用退燒藥或溫水拭浴退燒,接著立即送醫。
病源體
1. 是一種RNA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德國麻疹病毒同屬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2.在多種不同組織中培養都可產生特別的細胞融合現象(syncytial cytopathology),侵入呼吸道後會引起氣管上皮細胞壞死、黏液分泌、發炎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水腫。
流行病學
1.呼吸融合病毒是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在流行季節,小於1歲因細支管炎或肺炎而住院的病患,RSV均須列入考慮。在感染人類的病毒中,是唯一在新生兒時期即有高發生率的病毒,在小小孩的呼吸道疾病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全世界都有且每年發生,北半球流行期為每年1~3月,但遲至6月或提早至12月也有可能。
2. 高危險群包括
.早產病史
.支氣管肺葉發育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
.免疫不全者
.住在養育院、醫院等公共團體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3.兒童二歲前幾乎都會得到感染,之後在每次流行期再感染機會大約10~20%,年紀愈大感染機率愈低,嚴重度也愈低。在高曝露率的場所如托嬰中心,這些比率都會提高(首次感染100%,再次感染60~80%)。老年人冬季住院,10%是由RSV引起的,且造成約10%的死亡率,跟流行性感冒病毒差不多。
4.潛伏期4~6天,疾病表現期7~10天,病毒排放時間5~12天,甚至有長達三星期或更久,急性症狀之前2~4天最具感染力。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沬感染或經手接觸感染。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當寶寶發生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微燒的感冒症狀後,進一步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合併喘嗚的聲音,在這時候,您的寶寶就可能發生細 (毛) 支氣管炎的症狀了。
細支氣管炎是發生幼兒的一種疾病,整個呼吸道均受到侵犯,特別為肺部的細支氣管。由數種不同的病毒造成侵犯,這些病毒也可以造成傷風或感冒類同的症狀。統計上指出呼吸合體細胞病是最常見的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亦為常見的一種病毒,其他則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
臨床上診斷的年齡為二歲以下為主, 幼兒得到感染多半經由較密切的接觸感染,家中患有感冒的較大兒童, 父母親或家中其他成員得到感冒或輕微不適,均可傳給幼兒。病毒的感染為飛沫傳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傳至另外小孩的臉部,經由接觸再傳至鼻或眼睛。進入感染, 大概3至7天後發生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
細支氣管炎通常開始呈現感冒症狀,有發燒及鼻塞現象,再經過2至4天,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造成剌激及呼吸道的阻塞,產生咳嗽及呼氣時的喘嗚聲,有些幼兒如氣喘發作的呼吸急促及困難,咳嗽聲亦較沙啞。發燒多半仍然存在,有時亦會消失,時間拖久,則大多數的幼兒胃口不振、睡眠不安,經常容易醒來。
經過了3至5天,通常喘嗚聲改善,但是病情仍然拖拖拉拉持續一段時間,鼻塞及咳嗽持續1至2週。
父母親應如何面對
當父母親面對幼兒發生症狀而感到憂慮時,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
當幼兒發生呼吸困難,父母親看到每次呼吸時,胸部肋間肌收縮,上下起伏,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超過60下以上,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紺,則表示病情嚴重,應儘速送醫。
當發生胃口不振、發燒,幼兒感到耳朵疼痛,睡眠不安,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或就診。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的嬰兒感染細支氣管炎並不需特別的藥物治療,亦不必住院,父母親應耐心的照顧嬰兒的呼吸及飲食水份。利用噴霧器有助於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溼,以利排除通暢。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尤為重要的為飲用水份的供給、果汁或飲料,在疾病的初期均甚有助益。
當發燒超過38.5℃以上,則可考慮給些退燒藥物,目前為以Acetaminophen (Scanol,Tylenol, Tempra, Panadol)為主 。
有時醫師會建議用些藥物以治療咳嗽及喘嗚,藥物的使用與否,最好能與你的醫師討論。
因為細支氣管炎為一種病毒感染,因而抗生素一般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產生了續發性細菌感染,諸如耳朵發炎,這時候就可能必須使用抗生素了。幼兒得到細支氣管炎,並不須絕對限制幼兒的活動,大多數的幼兒均能根據其本身的舒適性來調整其活動力。
細支氣管炎的傳染性
當幼兒感了細支氣管炎,特別在發病的前數日,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生時,當咳嗽之時及打噴嚏之際,病毒隨著飛沫擴散出來,囗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均可呈現感染,持續期間約為一週或更久。
在家族中應如何避免其他人員的感染,應適當的注意及處理用過的擦臉面紙,適當的洗手,為預防病毒擴散的方法。當幼兒沒有發燒,飲食正常,精神充足之時,則可以繼續參加一般性的活動或繼續托兒管理,輕微的咳嗽及流鼻水是不要緊的。
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特徵為產生喘鳴,有許多情形產生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諸如細小的異物吸進氣管內,可產生喘鳴聲如同細支氣管炎,反覆性發生細支氣管炎,則要考慮是否為兒童氣喘。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鳴與幼嬰兒氣喘的症狀類同,二者有時難以區分,細支氣管炎的發作為一次,多次發作應考慮氣喘的發作,配合家族史,過敏性抗體的升高,可區別二者。產生類同的喘鳴聲音,少數先天性的問題,如氣管軟化,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產生持續性的類同症狀,這些不同的診斷及處理,均應讓你的醫師知道,作適當的注意及處理。
預後
死亡率約2%,多為高危險群。
中央研究院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綜合資訊網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Web
即日起,凡進入本院行政大樓、學術活動中心及綜合體育館的員工,請一律佩戴識別證及測量體溫。
未戴識別證的本院員工及非本院員工需一律測量體溫;拒量體溫者,禁止進入。
重要相關訊息
體溫量測標準步驟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
Sars Vs. Safety
(資料來源:
工研院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
公視網路新聞台SARS專區
(資料來源:公共電視)
消毒水DIY一覽表
(資料來源:台北市藥師公會)
漂白水調配方法
(資料來源:台北市衛生局)
我國SARS病例定義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指引
(適用於SARS病患密切接觸者)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馬英九:若發燒勿自行就醫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徵出現率
美國醫學院建議的預防SARS的方法
Overseas advice on preventing SARS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院)
SARS與一般感冒徵兆、症狀比較
SARS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 居家感染控制指引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病患到院前緊急醫療照護及運送指引(試用版)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校園防治SARS
(資料來源:教育部)
有關各級公務機關預防SARS因應措施
(資料來源:人事行政局)
世界衛生組織對旅遊相關建議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本院因應措施
中央研究院 SARS因應小組九十三年第一次會議紀錄
中央研究院 SARS因應小組第四次會議紀錄
中央研究院 SARS因應小組第三次會議紀錄
生醫所管制SARS檢疫單
生醫所研究大樓防制SARS作業規定
生醫所防制SARS疫情補充規定
分生所 SARS 緊急狀況處理原則
院長給同仁一封關於 SARS 的信
A Letter from the President Lee
本院因應SARS緊急公告
中研院SARS應變處理程序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因應SARS緊急會議結論
(請各所參考)
院區防疫資訊(限於院區使用)
員工(含邀訪學者及眷屬)出入疫區/SARS疑似疫情彙報表
SARS FAQ:
中文版
In English
中文參考網站
行攻院衛生署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SARS資訊網
台北市SARS專題網頁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局中文資訊網
Reference Links for SARS
CDC, Taiwan
CDC, U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Canada
The SARS Epidemic(Science Magazine)
呼吸道感染面面觀
感染內科 陳彥旭 主治醫師(95年12月)
「感冒若沒有好好治療會轉肺炎」這是大家常常聽到長輩的教誨。時序已進入秋冬之際,此時天氣雖然炎熱,卻也是某些微生物的活躍時期。再加上台灣又是屬於潮溼的海島型氣候,這段時間的早晚溫差大,因此呼吸道感染病患就成為醫院的常客。由於台灣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空間狹隘的大都會裡,人與人的距離較近,因此加重呼吸道病媒的傳染。自從SARS及禽流感的恐慌烙印於大家心裡後,呼吸道之感染就成為熱門的話題。因此這期醫訊將針對各種呼吸道之感染作全面性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助益。
呼吸道是我們身體面對外界環境的窗口之一,除了提供氧氣及廢氣之交換外,也讓人體暴露於許多致病微生物。人類呼吸道以聲帶為界,進一步區分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是一個開放性的空間,包括鼻、咽、喉及鼻竇,經由口與鼻孔與外界交通;下呼吸道則可藉由聲帶之緊閉,使肺部成為間歇性的密閉空間,藉由胸內壓力及一些呼吸道過濾系統,包括:鼻毛、纖毛、黏液等幫忙,讓肺內能常保於無菌狀態。但上呼吸道由於這項功能較不完整,因此就常駐很多無害的細菌與病毒,這些微生物占住了位置,反而形成保護膜,讓其他致病微生物不容易侵入而造成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指鼻、咽、喉及鼻竇等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急性咽扁桃腺炎、喉炎及會厭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以鼻塞、噴啑、流鼻涕、喉嚨痛、咳嗽、發燒、頭痛、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為主。根據研究,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為最主要的致病微生物(約佔95%),細菌只是少數。因此被俗稱為消炎藥的抗生素,對這些病毒感染是沒效的,因為它們均只能殺死細菌,濫用反而會增加抗藥菌株的產生及破壞原有的保護膜。病毒感染基本上需靠自身的免疫力來治癒,除了少數兒童或免疫機能異常之病患會產生併發症或繼發細菌性肺炎外,大多數的病毒感染均可自動康復。
關於下呼吸道感染部份,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肺炎。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氣胞發炎,至今仍是威脅國人生命的十大死因。其主要的症狀包括高燒、咳嗽、胸痛等,但較不會有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等。其常見之致病原,除了兒童以病毒較常見外,細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選擇適當的抗生素,就成為治療的重點。此外,由於症狀相對嚴重,所以常導致病患需住院治療。
整體而言,不論是上或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原是病毒或細菌,預防與保健仍然是大家最需重視的課題。其保健之道包括:勤洗手、注意營養、常運動、接受適當的疫苗注射、避免到通風不良、人口聚集的環境、注意保暖、避免與病患親密接觸、防止鼻眼分泌物的接觸等都是預防的好方法。
人體身體心理百科 > 人體生理 > 呼吸道
呼吸道呼吸道 – 解釋
1、所謂上呼吸道,是指從鼻子通到咽喉的空氣的通道.空氣在通過這條通道時如果受阻或發生摩擦,就會引起打呼嚕.平時經常打呼嚕的人,一般不是天生的上呼吸道狹窄,就是小舌頭過長,或者是因鼻子有
呼吸道
呼吸道
病,常堵著鼻涕和分泌物。
2、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出入肺的通道稱為呼吸道.其特征是由骨或軟骨為支架圍成腔壁或管壁以防止外界壓力而塌陷是保證氣體暢通的一種適應性結構。
3、醫學上將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
4、囉血概念。臨床上習慣于以喉為界,其上包括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將氣管、支氣管、肺泡稱為下呼吸道,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口腔囉出稱為囉血。
5、呼吸生理。呼吸系統解剖氣道以環狀軟骨下緣為界,可將氣道分為兩部分,分別稱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鼻竇、咽喉構成.下呼吸道包括從氣管直到終末細支氣管的整個支氣管樹。
6、自鼻腔至喉部稱為上呼吸道。包括咽部,通路,位于食管的前面.氣管壁粘膜上有纖毛上呼吸道向下則與氣管及其在肺內的各級支氣不停地向上方擺動,有助于清除痰液和被吸入管分支相連,即下呼吸道。
7、通氣通路簡稱呼吸道。粗糙分類由鼻腔、口腔,經咽到喉算作上部呼吸道,喉以下稱為下呼吸道。“上感”(感冒類疾病).全名應稱做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 – 結構
整個呼吸道內表面都分布有分泌液和纖毛(鼻孔、咽后壁和聲帶粘膜除外),它能溫暖(或冷卻)、濕潤和凈化吸入的空氣,對于呼吸器官和人體有著保護作用。
在呼吸道粘膜的上皮細胞間隙中有杯狀細胞分泌粘液;粘膜下層中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和漿液。呼吸道粘膜的每個上皮細胞約有200條纖毛,經常進行規則而協同的擺動,向咽部方向擺動時堅挺有力而快速,向相反方向擺動時彎曲柔軟而緩慢,這樣,纖毛頂部的粘膜層連同粘著的異物顆粒,都朝著咽部推移,然后經口吐出,或被咽下。呼吸道粘膜下層有豐富的傳入神經末梢,能感受機械的或化學的刺激,引起噴嚏和咳嗽等反射,以高速度的氣流把呼吸道的異物排出口、鼻之外。
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其口徑和內壁的幾何形狀是各不相同的,下呼吸道的管壁內橫亙有平滑肌纖維,這些肌纖維的活動狀況直接關系到下呼吸道的口徑(尤其是缺乏軟骨的膜性細支氣管),因此,關系到呼吸的氣流阻力。
呼吸道 – 功能
呼吸道(氣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氣管、支氣管及其在肺內的分支(下呼吸道)。隨著呼吸道的不斷分支,其結構和功能均發生一系列變化,氣道數目增多,口徑減小,總橫斷面積增大,管壁變薄,這些變化有重要的功能意義。
(一)調節氣道阻力 通過調節氣道阻力從而調節進出肺的氣體的量、速度和呼吸功(詳見肺通氣原理)。
(二)保護功能 環境氣溫、濕度均不恒定,而且可含塵粒和有害氣體,這些都將危害機體健康。
但是,呼吸道具有對吸入氣進行加溫、濕潤、過濾、清潔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護功能。
1、加溫濕潤作用
主要在鼻和咽,而氣管和支氣管的作用較小。一般情況下,外界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都較肺內為低。由于鼻、咽粘膜有豐富的血流,并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氣在到達氣管時已被加溫和被水蒸氣所飽和,變為溫暖而濕潤的氣體進入肺泡。如果外界氣溫高于體溫,則通過呼吸道血流的作用,也可以使吸入氣的溫度下降到體溫水準。呼吸道的這種空氣調節功能對肺組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經氣管插管呼吸的病人,失去了呼吸道的空氣調節功能,可使呼吸道皮、纖毛及腺體等受到損傷,因此應給病人呼吸濕潤的空氣為宜。
2、過濾清潔作用
通常通過呼吸道的過濾和清潔作用,阻擋和清除了隨空氣進入呼吸道的顆粒、異物,使進入肺泡的氣體幾乎清潔無菌。呼吸道有各種不同的機制防止異物到達肺泡。
其一在上呼吸道。鼻毛可以阻擋較大顆粒的進入,而鼻甲的形狀則使許多顆粒直接撞擊在粘膜上或因重力而沉積在粘膜上。這樣,直徑大于10μm的顆粒幾乎完全從鼻腔空氣中被清除掉。
其二在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直徑在2~10μm的顆粒可通過鼻腔而進入下呼吸道,但這裡管壁粘膜有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和纖毛上皮細胞。所分泌的粘液覆蓋在纖毛上。許多纖毛有力地、協調地和有節奏地擺動,將粘液層和附著于其上的顆粒向喉咽方向移動。每次擺動可移動粘液層達16μm,若每秒鐘纖毛擺動20次,則每分鐘可使粘液層移動約19mm。纖毛推動粘液層及所附著的顆粒到達咽部后,或被吞咽或被咳出。吸入氣干燥或含有刺激性物質,如二氧化硫等,可以損害纖毛的運動,影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其三是巨噬細胞。直徑小于2μm的小顆粒可以進入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巨噬細胞可以吞噬吸入的顆粒和細菌,然后帶著它的吞噬物向上游走到細支氣管壁上的粘液層,隨粘液排出。肺泡巨噬細胞生活在氧分壓較高的肺泡中,當通氣量減小或氧分壓降低時,其功能將減退。此外,呼吸道的分泌物中還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其他物質,有助于防止感染和維持粘膜的完整性。
呼吸道 – 氣流
呼吸道
呼吸道
當一定的粘滯性與密度的氣體通過呼吸道時,氣體在呼吸道各部分的氣流類型可分為湍流和層流兩種。在上呼吸道和在氣管分成主支氣管之處,管腔口徑的變化比較突然(尤其在聲門上下),管腔內表面又凹凸不平(尤其是鼻腔),加上這些部位的氣流速度較高,所以氣流是屬于湍流。氣管以下的下呼吸道的口徑隨著它頻繁地分支而逐漸變小,其總截面積隨分支而增大,氣流速度隨著分支而減慢。所以在主支氣管以下的氣流是屬于層流。克服湍流和層流引起的呼吸道氣流阻力都需要一定的壓力差。
呼吸道 – 預防
秋天是呼吸道疾病容易頻發的季節。中醫專家建議,秋季適宜做做目前比較流行的“四”字功,可以鍛煉呼吸道,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發生。
據專家稱,“四”字功非常簡單,讀“四”時,口型為兩唇微后收,上下齒相合而不接觸,舌尖插上下齒縫,微出。呼氣念“四”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胸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對喉,然后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
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于體側,重復6次,調息。此套“四”字功治咳嗽、咽炎、鼻炎等肺經疾患,效果非常顯著。
“四”字功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一天內可以多次練習。
呼吸道
呼吸道
立冬后,天氣逐漸變得寒冷,父母稍有照護不周,孩子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呼吸道感染、腹瀉和營養不良是開發中國家的小兒常見病,其中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有400萬~500萬名0~5歲的小兒死于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孩子三天兩頭發燒咳嗽,不僅影響健康發育,而且會并發心肌炎、風濕熱、急性腎炎、敗血癥、膿胸、腦膜炎等嚴重疾病而危及生命。那么,怎樣才能防范反復呼吸道感染呢?
一是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家庭居室應陽光充足,定時通風,保證空氣新鮮。初冬天室溫以18~22℃,相對濕度以45%~55%為宜。大人不要在室內吸煙,以免污染空氣,傷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帶孩子到戶外適當運動。經常帶孩子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戲、騎小腳踏車等,讓孩子用涼水洗手洗臉,可增強孩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觸傳染源。父母不要帶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氣污濁的酒樓茶館、超市等公共場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帶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傳染病的人家串門,更莫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去醫院探望病人,以防止傳染得病。
四是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對嬰兒最好完全母乳喂養,4個月開始增加輔食。周歲斷奶后要培養孩子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飯菜要葷素搭配,粗細糧混吃,甜咸適中。由于小兒代謝生長旺盛,要注意攝入優質蛋白質,多吃些蛋類、瘦肉、魚類和乳類制品。還要給孩子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B及C,如動物肝臟、蛋黃、胡蘿卜、青菜、五谷雜糧等,有利于增強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領。
五是讓孩子多喝白開水。常讓孩子喝白開水,尤其是25℃左右的新鮮涼開水,表面張力、密度、黏滯度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生物活性和細胞內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過細胞膜發揮作用,加快代謝,促使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并能增加體內血紅蛋白含量,提高機體免疫力。
六是腳部保暖。腳是肢體的末端,血迴圈較差,尤其是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腳部著涼,可造成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降低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會大量生長繁殖而引發呼吸道感染。因此,父母要注意給孩子的腳部保暖,睡前用40℃熱水給孩子泡泡腳,并按摩涌泉穴,對防范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七是保證高質量睡眠。孩子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間熟睡時,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規律可造成生長激素分泌減少,既影響健康發育,又會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孩子夜夜睡個好覺,可說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八是經常洗手。手是傳播多種疾病的媒介,臟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個小時,而干凈的手上則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飯前便后、平時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凈雙手。
九是合理服用藥物。有的父母常給孩子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有的是讓孩子喝“涼茶”,認為這樣才能預防感冒。殊不知,常吃寒涼藥易傷孩子的脾胃,損耗人體正氣,給病菌入侵開了方便之門。有的父母一見孩子有個頭痛腦熱,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體內的微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身體變得弱不禁風。因此,對待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可濫用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服用玉屏風散,由黃芪、白術、防風組成,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臨證套用需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進行加減,方能達到預防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呼吸道 – 感染
[病因]
主要原因是受寒冷的作用,尤其當飼養管理不當時,更易發生。例如寒夜露宿、久臥涼地、賊風侵襲,大出汗后
呼吸道
呼吸道
遭受雨淋或涉水渡河時受冷水的刺激,長期飼養在陰冷潮濕環境中等,均可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而促使本病發生。
[診斷要點]
病狀精神沉郁,表情淡漠,皮溫不整,耳尖、鼻端發涼。結膜潮紅或有輕度腫脹,流淚,體溫升高,往往有咳嗽,流水樣鼻涕,病犬鼻粘膜發癢,常以前爪搔鼻。嚴重時畏寒怕光,口舌干燥,呼吸加快,脈搏增數。
通常根據病犬咳嗽、流鼻涕、體溫升高、皮溫不整、羞明流淚等癥狀,結合受寒病史,不難確診。
[防治措施]
第一,早期肌肉注射30%安乃近、安痛定液或百爾定液,每天1次,每次兩毫升。也可內服撲熱息痛,用量為0.1~1克/次。
第二,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注意保暖,防止賊風侵襲,氣候驟變時,加強防寒措施。注意日常的耐寒鍛煉,以增強犬的抵抗力。
呼吸道 – 常見疾病
呼吸困難(dyspnea)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癥狀。患者主觀上感到空氣不足,客觀上表現為呼吸費力,嚴重時出現鼻翼扇動、紫紺、端坐呼吸,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活動,并可有呼吸頻率、深度與節律的異常。目前多認為呼吸困難主要由于通氣的需要量,超過呼吸器官的通氣能力所引起。
呼吸道
呼吸道
[發病原因]
1.呼吸系統病
此類疾病所致呼吸困難是因呼吸系統疾病引起肺通氣、換氣功能不良,肺活量降低,血中缺氧與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所致呼吸困難有下列三種類型:
(1)吸氣性呼吸困難由于喉、氣管、大支氣管的炎癥水腫、腫瘤或異物等引起狹窄或瓶頸所致。其特點是吸氣顯著困難,高度狹窄時呼吸肌極度緊張,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在吸氣時明顯下陷(稱為“三凹征”),可伴有干咳及高調的吸氣性哮鳴音。
(2)呼氣性呼吸困難由于肺組織彈性減弱及小支氣管痙攣狹窄所致。其特點為呼氣費力、延長而緩慢,常伴有哮鳴音,可見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痙攣性支氣管炎等。
(3)混合性呼吸困難由于廣泛性肺部病變使呼吸面積減少,影響換氣功能而產生。患者在吸氣與呼氣均感費力,呼吸頻率也增加,可見于重癥肺炎、廣泛性肺纖維化、大片肺不張、大量胸腔積液或自發性氣胸等。
2.心臟病
此類呼吸困難主要由左心或(及)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稱為心原性呼吸困難。其特點為勞動時發生或加重,休息時緩解或減輕,仰臥位時加重,坐位時減輕。左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困難較為嚴重。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時,常表現為陣發性呼吸困難,多在夜間睡眠中發作,稱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發作時患者常在睡眠中突然感覺氣悶或氣急而驚醒,被迫坐起。輕者歷時數分至數十分鐘后癥狀消失。重癥者可有氣喘、哮鳴音、紫紺、雙肺濕羅音、心率加快、囉粉紅色泡沫樣痰。這種陣發性呼吸困難稱為“心原性哮喘”(cardiacasthma),可見于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等。
3.中毒
在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癥、糖尿病酮中毒)時,血中酸性代謝產物強烈刺激呼吸中樞,致呼吸深而規則,可伴有鼾聲,稱酸性大呼吸。急性感染時機體代謝增加,血液溫度升高以及血中毒性代謝產物的作用,可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嗎啡類、巴比妥類藥物急性中毒時,呼吸中樞受抑制,致呼吸緩慢,也可呈潮式呼吸。
4.血液病
重度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硫化血紅蛋白血癥或一氧化碳中毒等,致紅細胞攜氧量減少,血含氧降低,引起呼吸較慢而深,心率亦加快。在大出血或休克時,也可因缺血與血壓下降,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困難。
5.神經精神因素
重癥顱腦疾病(如腦出血、顱內壓增高、顱腦外傷),呼吸中樞因供血減少或直接受壓力的刺激,致呼吸慢而深,并可出現呼吸節律的改變。癔病患者可有呼吸困難發作,其特點是呼吸非常頻速(一分鐘可達60~100次)和表淺,常因換氣過度而發生胸痛與呼吸性堿中毒,出現手足搐搦癥。此外還有一種嘆息樣呼吸,患者常主訴呼吸困難,但并無呼吸困難的客觀表現,臨床特點是偶然出現的一次深呼吸,伴有嘆息樣呼氣。在嘆息性呼吸之后患者暫時自覺輕快,這也屬神經官能癥范疇。
呼吸困難伴隨下列癥狀,有提示診斷的意義:
1.發作性呼吸困難伴窒息感,可見于支氣管哮喘、心原性哮喘、暴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癔病等。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也可見于聲門水腫、氣管內異物、大片肺栓塞、痙攣性支氣管炎、自發性氣胸等。
2.呼吸困難伴一側胸痛,可見于大葉性肺炎、胸膜炎、自發性氣胸、肺結核、肺梗塞、支氣管癌、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縱隔腫瘤等。
3.呼吸困難伴發熱,可見于肺炎、胸膜炎、肺結核、肺膿腫、肺梗塞、急性心包炎、急性縱隔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咽后壁膿腫等。
[家庭應急處理]
1.保持安靜,避免患者情緒緊張以防加重呼吸困難。
2.取半臥位或坐位,減少疲勞及耗氧。
3.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通風流暢。
4.給予清淡飲食,鼓勵患者多吃菜及水果以補充體內水份。
5.適當給予化痰、解痙藥物如必嗽平8~16mg,每日3次;氨茶堿0.1~0.2g,每日3次,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6.病情危重時及時送附近醫院搶救。
呼吸道 – 呼吸道粘膜
呼吸道粘膜具有哪些免疫功能?
(1)非特異性免疫:呼吸道粘膜覆蓋著一層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纖毛不停的擺動,具有機械的屏障作用。呼
呼吸道
呼吸道
吸道粘膜上皮的杯狀細胞和粘液腺的上皮細胞能分泌粘液,可粘著5mm的顆粒。通過纖毛活動和分泌粘液可以阻擋和排除外界有害的刺激因子。
呼吸道粘膜部位游走的或固定的吞噬細胞,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功能;粘膜下層豐富的淋巴網具有阻留和破壞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呼吸道粘膜分泌的溶菌酶能夠產生殺菌作用,這些都是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因素。
此外,體液中的備解素、干擾素、補體也是重要的防御因素。備解素是存在于血清內的一種巨球蛋白,在補體和鎂離子的參與下,能裂解某些細菌和殺滅某些病毒;干擾素是病毒感染細胞后,由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可以干擾一些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正常人的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由于接受某些病毒的隱性感染,常含有一定量的干擾素,可對病毒發生干擾作用。補體是存在于血液內的一種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被激活時,有殺菌、溶菌和滅活病毒的作用,還能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2)特異性免疫:機體接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刺激,可以產生特異性免疫功能。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特異性免疫,除體液內出現抗體和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產生細胞免疫外,在呼吸道粘膜部位尚可出現局部抗體,具有局部免疫作用。這種局部抗體能分泌免疫球蛋白A,由兩部分組成,即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的細胞產生的一種糖蛋白,也稱為分泌片或分泌小體,與進入呼吸道粘膜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互相結合而成;局部抗體存在于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和粘膜與腺體的分泌物中,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蛋白分解酶破壞,且有多種抗菌與抗病毒作用,是呼吸道粘膜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襲的一道重要防線。所以,有人認為,呼吸道粘膜表面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而慢性支氣管炎長期治療不愈,病情重者,痰內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很少,常反復發生感染,這是因為支氣管粘膜上皮受損,分泌小體生成受到破壞而造成的
呼吸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務科主任 陳淑貞醫師 /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務科主任 湯仁彬醫師
病源體
1. 是一種RNA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德國麻疹病毒同屬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2.在多種不同組織中培養都可產生特別的細胞融合現象(syncytial cytopathology),侵入呼吸道後會引起氣管上皮細胞壞死、黏液分泌、發炎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水腫。
流行病學
1.呼吸融合病毒是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主要原因,在流行季節,小於1歲因細支管炎或肺炎而住院的病患,RSV均須列入考慮。在感染人類的病毒中,是唯一在新生兒時期即有高發生率的病毒,在小小孩的呼吸道疾病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全世界都有且每年發生,北半球流行期為每年1~3月,但遲至6月或提早至12月也有可能。
2. 高危險群包括
.早產病史
.支氣管肺葉發育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
.免疫不全者
.住在養育院、醫院等公共團體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3.兒童二歲前幾乎都會得到感染,之後在每次流行期再感染機會大約10~20%,年紀愈大感染機率愈低,嚴重度也愈低。在高曝露率的場所如托嬰中心,這些比率都會提高(首次感染100%,再次感染60~80%)。老年人冬季住院,10%是由RSV引起的,且造成約10%的死亡率,跟流行性感冒病毒差不多。
4.潛伏期4~6天,疾病表現期7~10天,病毒排放時間5~12天,甚至有長達三星期或更久,急性症狀之前2~4天最具感染力。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沬感染或經手接觸感染。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當寶寶發生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微燒的感冒症狀後,進一步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合併喘嗚的聲音,在這時候,您的寶寶就可能發生細 (毛) 支氣管炎的症狀了。
細支氣管炎是發生幼兒的一種疾病,整個呼吸道均受到侵犯,特別為肺部的細支氣管。由數種不同的病毒造成侵犯,這些病毒也可以造成傷風或感冒類同的症狀。統計上指出呼吸合體細胞病是最常見的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亦為常見的一種病毒,其他則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
臨床上診斷的年齡為二歲以下為主, 幼兒得到感染多半經由較密切的接觸感染,家中患有感冒的較大兒童, 父母親或家中其他成員得到感冒或輕微不適,均可傳給幼兒。病毒的感染為飛沫傳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傳至另外小孩的臉部,經由接觸再傳至鼻或眼睛。進入感染, 大概3至7天後發生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
細支氣管炎通常開始呈現感冒症狀,有發燒及鼻塞現象,再經過2至4天,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造成剌激及呼吸道的阻塞,產生咳嗽及呼氣時的喘嗚聲,有些幼兒如氣喘發作的呼吸急促及困難,咳嗽聲亦較沙啞。發燒多半仍然存在,有時亦會消失,時間拖久,則大多數的幼兒胃口不振、睡眠不安,經常容易醒來。
經過了3至5天,通常喘嗚聲改善,但是病情仍然拖拖拉拉持續一段時間,鼻塞及咳嗽持續1至2週。
父母親應如何面對
當父母親面對幼兒發生症狀而感到憂慮時,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
當幼兒發生呼吸困難,父母親看到每次呼吸時,胸部肋間肌收縮,上下起伏,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超過60下以上,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紺,則表示病情嚴重,應儘速送醫。
當發生胃口不振、發燒,幼兒感到耳朵疼痛,睡眠不安,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或就診。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的嬰兒感染細支氣管炎並不需特別的藥物治療,亦不必住院,父母親應耐心的照顧嬰兒的呼吸及飲食水份。利用噴霧器有助於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溼,以利排除通暢。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尤為重要的為飲用水份的供給、果汁或飲料,在疾病的初期均甚有助益。
當發燒超過38.5℃以上,則可考慮給些退燒藥物,目前為以Acetaminophen (Scanol,Tylenol, Tempra, Panadol)為主 。
有時醫師會建議用些藥物以治療咳嗽及喘嗚,藥物的使用與否,最好能與你的醫師討論。
因為細支氣管炎為一種病毒感染,因而抗生素一般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產生了續發性細菌感染,諸如耳朵發炎,這時候就可能必須使用抗生素了。幼兒得到細支氣管炎,並不須絕對限制幼兒的活動,大多數的幼兒均能根據其本身的舒適性來調整其活動力。
細支氣管炎的傳染性
當幼兒感了細支氣管炎,特別在發病的前數日,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生時,當咳嗽之時及打噴嚏之際,病毒隨著飛沫擴散出來,囗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均可呈現感染,持續期間約為一週或更久。
在家族中應如何避免其他人員的感染,應適當的注意及處理用過的擦臉面紙,適當的洗手,為預防病毒擴散的方法。當幼兒沒有發燒,飲食正常,精神充足之時,則可以繼續參加一般性的活動或繼續托兒管理,輕微的咳嗽及流鼻水是不要緊的。
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特徵為產生喘鳴,有許多情形產生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諸如細小的異物吸進氣管內,可產生喘鳴聲如同細支氣管炎,反覆性發生細支氣管炎,則要考慮是否為兒童氣喘。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鳴與幼嬰兒氣喘的症狀類同,二者有時難以區分,細支氣管炎的發作為一次,多次發作應考慮氣喘的發作,配合家族史,過敏性抗體的升高,可區別二者。產生類同的喘鳴聲音,少數先天性的問題,如氣管軟化,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產生持續性的類同症狀,這些不同的診斷及處理,均應讓你的醫師知道,作適當的注意及處理。
預後
死亡率約2%,多為高危險群。
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時氣流所經過的通道。有肺脊椎動物的呼吸道分上、下兩部:鼻、咽和喉合稱上呼吸道。氣管及其以後一分再分的管道,合稱為下呼吸道,或稱為氣管樹。氣管樹是隨著動物的進化逐漸複雜化的。
解釋
1、所謂上呼吸道,是指從鼻子通到咽喉的空氣的通道.空氣在通過這條通道時如果受阻或發生摩擦,就會引起打呼嚕.平時經常打呼嚕的人,一般不是天生的上呼吸道狹窄,就是小舌頭過長,或者是因鼻子有病,常堵著鼻涕和分泌物。
2、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出入肺的通道稱為呼吸道.其特徵是由骨或軟骨為支架圍成腔壁或管壁以防止外界壓力而塌陷是保證氣體暢通的一種適應性結構。
3、醫學上將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
4、咯血概念。臨床上習慣於以喉為界,其上包括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將氣管、支氣管、肺泡稱為下呼吸道,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口腔咯出稱為咯血。
5、呼吸生理。呼吸系統解剖氣道以環狀軟骨下緣為界,可將氣道分為兩部分,分別稱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鼻竇、咽喉構成.下呼吸道包括從氣管直到終末細支氣管的整個支氣管樹。
6、自鼻腔至喉部稱為上呼吸道。包括咽部,管道,位於食管的前面.氣管壁粘膜上有纖毛上呼吸道向下則與氣管及其在肺內的各級支氣不停地向上方擺動,有助於清除痰液和被吸入管分支相連,即下呼吸道。
7、通氣管道簡稱呼吸道。粗糙分類由鼻腔、口腔,經咽到喉算作上部呼吸道,喉以下稱為下呼吸道。「上感」(感冒類疾病).全名應稱做上呼吸道感染。
結構
整個呼吸道內表面都分佈有分泌液和纖毛(鼻孔、咽後壁和聲帶粘膜
呼吸道
除外),它能溫暖(或冷卻)、濕潤和凈化吸入的空氣,對於呼吸器官和人體有著保護作用。
在呼吸道粘膜的上皮細胞間隙中有杯狀細胞分泌粘液;粘膜下層中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和漿液。呼吸道粘膜的每個上皮細胞約有200條纖毛,經常進行規則而協同的擺動,向咽部方向擺動時堅挺有力而快速,向相反方向擺動時彎曲柔軟而緩慢,這樣,纖毛頂部的粘膜層連同粘著的異物顆粒,都朝著咽部推移,然後經口吐出,或被咽下。呼吸道粘膜下層有豐富的傳入神經末梢,能感受機械的或化學的刺激,引起噴嚏和咳嗽等反射,以高速度的氣流把呼吸道的異物排出口、鼻之外。
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其口徑和內壁的幾何形狀是各不相同的,下呼吸道的管壁內橫亘有平滑肌纖維,這些肌纖維的活動狀況直接關係到下呼吸道的口徑(尤其是缺乏軟骨的膜性細支氣管),因此,關係到呼吸的氣流阻力。
功能
前言
呼吸道(氣道)包括鼻、咽、喉(上呼吸道)和氣管、支氣管及其在肺內的分支(下呼吸道)。隨著呼吸道的不斷分支,其結構和功能均發生一系列變化,氣道數目增多,口徑減小,總橫斷面積增大,管壁變薄,這些變化有重要的功能意義。
(一)調節氣道阻力
通過調節氣道阻力從而調節進出肺的氣體的量、速度
呼吸道
和呼吸功(詳見肺通氣原理)。
(二)保護功能
環境氣溫、濕度均不恆定,而且可含塵粒和有害氣體,這些都將危害機體健康。
但是,呼吸道具有對吸入氣進行加溫、濕潤、過濾、清潔作用和防禦反射等保護功能。
1、加溫濕潤作用
主要在鼻和咽,而氣管和支氣管的作用較小。一般情況下,外界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都較肺內為低。由於鼻、咽粘膜有豐富的血流,並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氣在到達氣管時已被加溫和被水蒸氣所飽和,變為溫暖而濕潤的氣體進入肺泡。如果外界氣溫高於體溫,則通過呼吸道血流的作用,也可以使吸入氣的溫度下降到體溫水平。呼吸道的這種空氣調節功能對肺組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經氣管插管呼吸的病人,失去了呼吸道的空氣調節功能,可使呼吸道皮、纖毛及腺體等受到損傷,因此應給病人呼吸濕潤的空氣為宜。
2、過濾清潔作用
通常通過呼吸道的過濾和清潔作用,阻擋和清除了隨空氣進入呼吸道的顆粒、異物,使進入肺泡的氣體幾乎清潔無菌。呼吸道有各種不同的機制防止異物到達肺泡。
其一在上呼吸道。鼻毛可以阻擋較大顆粒的進入,而鼻甲的形狀則使許多顆粒直接撞擊在粘膜上或因重力而沉積在粘膜上。這樣,直徑大於10μm的顆粒幾乎完全從鼻腔空氣中被清除掉。
其二在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直徑在2~10μm的顆粒可通過鼻腔而進入下呼吸道,但這裡管壁粘膜有分泌粘液的杯狀細胞和纖毛上皮細胞。所分泌的粘液覆蓋在纖毛上。許多纖毛有力地、協調地和有節奏地擺動,將粘液層和附著于其上的顆粒向喉咽方向移動。每次擺動可移動粘液層達16μm,若每秒鐘纖毛擺動20次,則每分鐘可使粘液層移動約19mm。纖毛推動粘液層及所附著的顆粒到達咽部后,或被吞咽或被咳出。吸入氣乾燥或含有刺激性物質,如二氧化硫等,可以損害纖毛的運動,影響呼吸道的防禦功能。
其三是巨噬細胞。直徑小於2μm的小顆粒可以進入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巨噬細胞可以吞噬吸入的顆粒和細菌,然後帶著它的吞噬物向上遊走到細支氣管壁上的粘液層,隨粘液排出。肺泡巨噬細胞生活在氧分壓較高的肺泡中,當通氣量減小或氧分壓降低時,其功能將減退。此外,呼吸道的分泌物中還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其他物質,有助於防止感染和維持粘膜的完整性。
氣流
當一定的粘滯性與密度的氣體通過呼吸道時,氣體在呼吸道各部分
呼吸道
的氣流類型可分為湍流和層流兩種。在上呼吸道和在氣管分成主支氣管之處,管腔口徑的變化比較突然(尤其在聲門上下),管腔內表面又凹凸不平(尤其是鼻腔),加上這些部位的氣流速度較高,所以氣流是屬於湍流。氣管以下的下呼吸道的口徑隨著它頻繁地分支而逐漸變小,其總截面積隨分支而增大,氣流速度隨著分支而減慢。所以在主支氣管以下的氣流是屬於層流。克服湍流和層流引起的呼吸道氣流阻力都需要一定的壓力差。
預防
秋天是呼吸道疾病容易頻發的季節。中醫專家建議,秋季適宜做做目前比較流行的「四」字功,可以鍛煉呼吸道,提高抗病能力,避免疾病的發生。
據專家稱,「四」字功非常簡單,讀「四」時,口型為兩唇微后收,上下齒相合而不接觸,舌尖插上下齒縫,微出。呼氣念「四」字,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胸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拇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
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于體側,重複6次,調息。此套「四」字功治咳嗽、咽炎、鼻炎等肺經疾患,效果非常顯著。
「四」字功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一天內可以多次練習。
立冬后,天氣逐漸變得寒冷,父母稍有照護不周,孩子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呼吸道感染、腹瀉和營養不良是發展中國家的小兒常見病,其中呼吸道
呼吸道
感染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每年有400萬~500萬名0~5歲的小兒死於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反覆呼吸道感染,孩子三天兩頭髮燒咳嗽,不僅影響健康發育,而且會併發心肌炎、風濕熱、急性腎炎、敗血症、膿胸、腦膜炎等嚴重疾病而危及生命。那麼,怎樣才能防範反覆呼吸道感染呢?
一是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家庭居室應陽光充足,定時通風,保證空氣新鮮。初冬天室溫以18~22℃,相對濕度以45%~55%為宜。大人不要在室內吸煙,以免污染空氣,傷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帶孩子到戶外適當運動。經常帶孩子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遊戲、騎小自行車等,讓孩子用涼水洗手洗臉,可增強孩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觸傳染源。父母不要帶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氣污濁的酒樓茶館、超市等公共場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帶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傳染病的人家串門,更莫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去醫院探望病人,以防止傳染得病。
四是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對嬰兒最好完全母乳餵養,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周歲斷奶后要培養孩子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飯菜要葷素搭配,粗細糧混吃,甜咸適中。由於小兒代謝生長旺盛,要注意攝入優質蛋白質,多吃些蛋類、瘦肉、魚類和乳類製品。還要給孩子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B及C,如動物肝臟、蛋黃、胡蘿蔔、青菜、五穀雜糧等,有利於增強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領。
五是讓孩子多喝白開水。常讓孩子喝白開水,尤其是25℃左右的新鮮涼開水,表面張力、密度、黏滯度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生物活性和細胞內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過細胞膜發揮作用,加快代謝,促使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並能增加體內血紅蛋白含量,提高機體免疫力。
六是腳部保暖。腳是肢體的末端,血循環較差,尤其是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禦寒能力差,如果腳部著涼,可導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降低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會大量生長繁殖而引發呼吸道感染。因此,父母要注意給孩子的腳部保暖,睡前用40℃熱水給孩子泡泡腳,並按摩湧泉穴,對防範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七是保證高質量睡眠。孩子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間熟睡時,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規律可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既影響健康發育,又會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孩子夜夜睡個好覺,可說是抵禦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八是經常洗手。手是傳播多種疾病的媒介,臟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個小時,而乾淨的手上則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飯前便后、平時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凈雙手。
九是合理服用藥物。有的父母常給孩子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有的是讓孩子喝「涼茶」,認為這樣才能預防感冒。殊不知,常吃寒涼葯易傷孩子的脾胃,損耗人體正氣,給病菌入侵開了方便之門。有的父母一見孩子有個頭痛腦熱,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體內的微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身體變得弱不禁風。因此,對待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可濫用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服用玉屏風散,由黃芪、白朮、防風組成,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臨證應用需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進行加減,方能達到預防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感染
病因
主要原因是受寒冷的作用,尤其當飼養管理不當時,更易發
呼吸道
生。例如寒夜露宿、久卧涼地、賊風侵襲,大出汗后遭受雨淋或涉水渡河時受冷水的刺激,長期飼養在陰冷潮濕環境中等,均可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而促使本病發生。
診斷要點
病狀精神沉鬱,表情淡漠,皮溫不整,耳尖、鼻端發涼。結膜潮紅或有輕度腫脹,流淚,體溫升高,往往有咳嗽,流水樣鼻涕,病犬鼻粘膜發癢,常以前爪搔鼻。嚴重時畏寒怕光,口舌乾燥,呼吸加快,脈搏增數。
通常根據病犬咳嗽、流鼻涕、體溫升高、皮溫不整、羞明流淚等癥狀,結合受寒病史,不難確診。
防治措施
第一,早期肌肉注射30%安乃近、安痛定液或百爾定液,每天1次,每次兩毫升。也可內服撲熱息痛,用量為0.1~1克/次。
第二,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注意保暖,防止賊風侵襲,氣候驟變時,加強防寒措施。注意日常的耐寒鍛煉,以增強犬的抵抗力。
常見疾病
前言
呼吸困難(dyspnea)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癥狀。患者主觀上感到空氣不足,客觀上表現為呼吸費力,嚴重時出現鼻翼扇動、紫紺、端坐呼吸,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活動,並可有呼吸頻率、深度與節律的異常。目前多認為呼吸困難主要由於通氣的需要量,超過呼吸器官的通氣能力所引起。
1.呼吸系統病
此類疾病所致呼吸困難是因呼吸系統疾病引起肺通氣、換氣功能不良,肺活量降低,血中缺氧與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所致呼吸困難有下列三種類型:
(1)吸氣性呼吸困難由於喉、氣管、大支氣管的炎症水腫、腫瘤或異物等引起狹窄或梗阻所致。其特點是吸氣顯著困難,高度狹窄時呼吸肌極度緊張,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在吸氣時明顯下陷(稱為「三凹征」),可伴有乾咳及高調的吸氣性哮鳴音。
(2)呼氣性呼吸困難由於肺組織彈性減弱及小支氣管痙攣狹窄所致。其特點為呼氣費力、延長而緩慢,常伴有哮鳴音,可見於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痙攣性支氣管炎等。
(3)混合性呼吸困難由於廣泛性肺部病變使呼吸面積減少,影響換氣功能而產生。患者在吸氣與呼氣均感費力,呼吸頻率也增加,可見於重症肺炎、廣泛性肺纖維化、大片肺不張、大量胸腔積液或自發性氣胸等。
2.心臟病
此類呼吸困難主要由左心或(及)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稱為心原性呼吸困難。其特點為勞動時發生或加重,休息時緩解或減輕,仰卧位時加重,坐位時減輕。左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困難較為嚴重。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時,常表現為陣發性呼吸困難,多在夜間睡眠中發作,稱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發作時患者常在睡眠中突然感覺氣悶或氣急而驚醒,被迫坐起。輕者歷時數分至數十分鐘后癥狀消失。重症者可有氣喘、哮鳴音、紫紺、雙肺濕羅音、心率加快、咯粉紅色泡沫樣痰。這種陣發性呼吸困難稱為「心原性哮喘」(cardiacasthma),可見於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等。
3.中毒
在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中毒)時,血中酸性代謝產物強烈刺激呼吸中樞,致呼吸深而規則,可伴有鼾聲,稱酸性大呼吸。急性感染時機體代謝增加,血液溫度升高以及血中毒性代謝產物的作用,可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嗎啡類、巴比妥類藥物急性中毒時,呼吸中樞受抑制,致呼吸緩慢,也可呈潮式呼吸。
4.血液病
重度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硫化血紅蛋白血症或一氧化碳中毒等,致紅細胞攜氧量減少,血含氧降低,引起呼吸較慢而深,心率亦加快。在大出血或休克時,也可因缺血與血壓下降,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困難。
5.神經精神因素
重症顱腦疾病(如腦出血、顱內壓增高、顱腦外傷),呼吸中樞因供血減少或直接受壓力的刺激,致呼吸慢而深,並可出現呼吸節律的改變。癔病患者可有呼吸困難發作,其特點是呼吸非常頻速(一分鐘可達60~100次)和表淺,常因換氣過度而發生胸痛與呼吸性鹼中毒,出現手足搐搦症。此外還有一種嘆息樣呼吸,患者常主訴呼吸困難,但並無呼吸困難的客觀表現,臨床特點是偶然出現的一次深呼吸,伴有嘆息樣呼氣。在嘆息性呼吸之後患者暫時自覺輕快,這也屬神經官能症範疇。
呼吸困難伴隨下列癥狀,有提示診斷的意義:
1.發作性呼吸困難伴窒息感,可見於支氣管哮喘、心原性哮喘、暴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癔病等。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也可見於聲門水腫、氣管內異物、大片肺栓塞、痙攣性支氣管炎、自發性氣胸等。
2.呼吸困難伴一側胸痛,可見於大葉性肺炎、胸膜炎、自發性氣胸、肺結核、肺梗塞、支氣管癌、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縱隔腫瘤等。
3.呼吸困難伴發熱,可見於肺炎、胸膜炎、肺結核、肺膿腫、肺梗塞、急性心包炎、急性縱隔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咽後壁膿腫等。
家庭應急處理
1.保持安靜,避免患者情緒緊張以防加重呼吸困難。
2.取半卧位或坐位,減少疲勞及耗氧。
3.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通風流暢。
4.給予清淡飲食,鼓勵患者多吃菜及水果以補充體內水份。
5.適當給予化痰、解痙藥物如必嗽平8~16mg,每日3次;氨茶鹼0.1~0.2g,每日3次,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6.病情危重時及時送附近醫院搶救。
呼吸道粘膜
呼吸道粘膜具有哪些免疫功能?
(1)非特異性免疫
呼吸道粘膜覆蓋著一層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纖毛不停的擺動,具有機械的屏障作用。呼吸道粘膜上皮的杯狀細胞和粘液腺的上皮細胞能分泌粘液,可粘著5mm的顆粒。通過纖毛活動和分泌粘液可以阻擋和排除外界有害的刺激因子。
呼吸道粘膜部位遊走的或固定的吞噬細胞,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功能;粘膜下層豐富的淋巴網具有阻留和破壞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呼吸道粘膜分泌的溶菌酶能夠產生殺菌作用,這些都是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因素。
此外,體液中的備解素、干擾素、補體也是重要的防禦因素。備解素是存在於血清內的一種巨球蛋白,在補體和鎂離子的參與下,能裂解某些細菌和殺滅某些病毒;干擾素是病毒感染細胞后,由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可以干擾一些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正常人的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由於接受某些病毒的隱性感染,常含有一定量的干擾素,可對病毒發生干擾作用。補體是存在於血液內的一種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被激活時,有殺菌、溶菌和滅活病毒的作用,還能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2)特異性免疫
機體接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刺激,可以產生特異性免疫功能。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特異性免疫,除體液內出現抗體和體內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產生細胞免疫外,在呼吸道粘膜部位尚可出現局部抗體,具有局部免疫作用。這種局部抗體能分泌免疫球蛋白A,由兩部分組成,即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的細胞產生的一種糖蛋白,也稱為分泌片或分泌小體,與進入呼吸道粘膜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互相結合而成;局部抗體存在於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和粘膜與腺體的分泌物中,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蛋白分解酶破壞,且有多種抗菌與抗病毒作用,是呼吸道粘膜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襲的一道重要防線。所以,有人認為,呼吸道粘膜表面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而慢性支氣管炎長期治療不愈,病情重者,痰內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很少,常反覆發生感染,這是因為支氣管粘膜上皮受損,分泌小體生成受到破壞而造成的
呼吸道感染面面觀
感染內科 陳彥旭 主治醫師(95年12月)
「感冒若沒有好好治療會轉肺炎」這是大家常常聽到長輩的教誨。時序已進入秋冬之際,此時天氣雖然炎熱,卻也是某些微生物的活躍時期。再加上台灣又是屬於潮溼的海島型氣候,這段時間的早晚溫差大,因此呼吸道感染病患就成為醫院的常客。由於台灣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空間狹隘的大都會裡,人與人的距離較近,因此加重呼吸道病媒的傳染。自從SARS及禽流感的恐慌烙印於大家心裡後,呼吸道之感染就成為熱門的話題。因此這期醫訊將針對各種呼吸道之感染作全面性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助益。
呼吸道是我們身體面對外界環境的窗口之一,除了提供氧氣及廢氣之交換外,也讓人體暴露於許多致病微生物。人類呼吸道以聲帶為界,進一步區分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是一個開放性的空間,包括鼻、咽、喉及鼻竇,經由口與鼻孔與外界交通;下呼吸道則可藉由聲帶之緊閉,使肺部成為間歇性的密閉空間,藉由胸內壓力及一些呼吸道過濾系統,包括:鼻毛、纖毛、黏液等幫忙,讓肺內能常保於無菌狀態。但上呼吸道由於這項功能較不完整,因此就常駐很多無害的細菌與病毒,這些微生物占住了位置,反而形成保護膜,讓其他致病微生物不容易侵入而造成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指鼻、咽、喉及鼻竇等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急性咽扁桃腺炎、喉炎及會厭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以鼻塞、噴啑、流鼻涕、喉嚨痛、咳嗽、發燒、頭痛、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為主。根據研究,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為最主要的致病微生物(約佔95%),細菌只是少數。因此被俗稱為消炎藥的抗生素,對這些病毒感染是沒效的,因為它們均只能殺死細菌,濫用反而會增加抗藥菌株的產生及破壞原有的保護膜。病毒感染基本上需靠自身的免疫力來治癒,除了少數兒童或免疫機能異常之病患會產生併發症或繼發細菌性肺炎外,大多數的病毒感染均可自動康復。
關於下呼吸道感染部份,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肺炎。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肺氣胞發炎,至今仍是威脅國人生命的十大死因。其主要的症狀包括高燒、咳嗽、胸痛等,但較不會有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等。其常見之致病原,除了兒童以病毒較常見外,細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選擇適當的抗生素,就成為治療的重點。此外,由於症狀相對嚴重,所以常導致病患需住院治療。
整體而言,不論是上或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原是病毒或細菌,預防與保健仍然是大家最需重視的課題。其保健之道包括:勤洗手、注意營養、常運動、接受適當的疫苗注射、避免到通風不良、人口聚集的環境、注意保暖、避免與病患親密接觸、防止鼻眼分泌物的接觸等都是預防的好方法。
我要2種呼吸道疾病的
病名:
病毒名稱:
傳染過程:
症狀:
預防方法:
一、白喉:
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侵犯扁桃腺、咽頭、喉頭、鼻等上呼吸道,偶亦侵犯皮膚或其他黏膜(如結膜),這些被侵犯的部位因外毒素的作用導致組織壞死,病灶處形成灰白色膜,四周伴有發炎現象。
傳染方式:接觸病人、帶菌者(飛沫傳染)或接觸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之器具皆可造成感染,鮮奶也是重要媒介之一。
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disease/disease_content.asp&id=763&mp=1&ctnode=1498#1
-----
二、流感併發重症
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而估計每年流行時,約有10%受感染的人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
傳染方式:主要在密閉空間中經由空氣傳播;由於流感病毒可在寒冷低溼度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亦可能經由接觸傳染。
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disease/disease_content.asp&id=1665&mp=1&ctnode=1498#1
-------
三、麻疹:
傳染方式: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
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disease/disease_content.asp&id=772&mp=1&ctnode=1498#1
-----
四、流行性腦及隨膜炎
傳染方式:主要是因為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或是飛沫而被感染。
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disease/disease_content.asp&id=764&mp=1&ctnode=1498#1
-----
五、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是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3月15日新公布名稱,在這之前稱非典型肺炎。感染特點為發生瀰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因較過去所知病毒、細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因此取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症狀為發高燒(>38℃)、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包括:頭痛、肌肉僵直、食慾不振、倦怠、意識紊亂、皮疹及腹瀉,胸部X光檢查可發現肺部病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最嚴重時會出現瀰漫性肺炎,氧氣交換下降,導致肺部缺氧,所以病人會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導致死亡。
http://www.cdc.gov.tw/ct.asp?xItem=6476&ctNode=1733&mp=1
---
六、H5N1流感(禽流感)
傳染方式:
(一)禽傳人:主要藉由接觸感染H5N1流感病毒之動物或其排遺,致吸入或接觸眼鼻黏膜而感染。
(二)有限人傳人:自泰國、印尼所發生之數起家庭聚集事件顯示,倘無適當防護而與發病期病例有極為密切之接觸,亦有感染的風險。
http://www.cdc.gov.tw/ct.asp?xItem=6473&ctNode=1733&mp=1
-----
七、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傳染方式:
傳染途徑可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或經由吸入含有此病原菌之呼吸道分泌物微粒。通常需要長時間或密切接觸才易遭受感染。其侵入人體最常發生的部位在鼻咽部。
由於嬰幼兒鼻咽腔本身帶有肺炎鏈球菌,當免疫力減低或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時,細菌便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進而引發中耳炎、敗血症、菌血症、肺炎及腦膜炎。
http://www.cdc.gov.tw/ct.asp?xItem=6468&ctNode=1733&mp=1
---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針對傳染病的分類,
「呼吸道傳染病」有16種,
呼吸道感染概論
呼吸道感染的介紹
人體呼吸道有許多解剖及生理上的特性,譬如咳嗽的機制、氣管和支氣管分泌黏液及纖毛運動、分布其間的淋巴組織及會厭的構造等,這些都提供了對呼吸道組織可能造成傷害的外來物質的防禦體系。但當人體的抵抗力變差而發炎時,則會表現出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哪些情形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的類型和身體的反應,可依下列不同的原因而有差異:
致病菌的特性
致病菌的種類不同,其毒性和好發的部位也不相同,臨床症狀和嚴重程度也互異。
致病菌的多寡和接觸次數的頻繁程度
病原體接觸得越多、越密集,造成嚴重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就是為何待在托兒所的孩童得到呼吸道感染的比率相較其他小孩為多的原因,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是同樣的情形。
幼兒的年齡和抵抗入侵病菌的能力
托兒所和低年級的幼兒比較容易接觸致病菌,但相對的學齡兒童對抗感染的能力比嬰兒和幼兒為強。而6個月大以後的嬰兒,因為由母體給予寶寶的抗體也隨著時間漸漸減少,所以也比較容易得到感染,發燒的機會也較多。因為6個月大後小寶寶開始長牙,所以民間有舊的觀念認為長牙會發燒,其實是因為時間上巧合的緣故。
幼兒的呼吸道構造差異
因為小孩的呼吸道較狹小,所以有發炎、呼吸道水腫時造成的狹窄會比較明顯,鼻塞、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的情形也較常見。有經驗的父母親都經歷過小孩因為呼吸道感染,造成鼻塞而無法入睡的情形。
身體的營養及一般狀況
營養不良、貧血、偏食和免疫力不全的小孩都比較會受到感染。
罹患影響呼吸道的疾病
譬如過敏、先天性心臟病、咽喉或氣管軟化症等的情形,都會減弱呼吸道的防衛機轉。
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各種病因
呼吸道可因為多種不同的致病原而造成感染,其中以病毒占大多數,尤其是上呼吸道的感染。而可能造成原發或續發性感染的致病細菌有A族B群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行性嗜血桿菌和肺炎雙球菌等。其中A族B群溶血性鏈球菌尤其重要,因為這種細菌可引起急性感染,如猩紅熱等,倘若沒有很好的治療,一部分的病童也會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後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如腎絲球腎炎、風溼熱等。
呼吸道感染時會出現的症狀
小孩對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反應和表現比成人來得明顯,而嬰幼兒又比大小孩的表徵更為嚴重,尤其是6個月到三歲大的幼兒更是如此。臨床上,小孩在呼吸道感染的徵狀有:
咳嗽
這是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症狀,咳嗽的情形有乾咳、咳嗽有痰、連續的咳嗽等。類似狗吠的哮咳在哮吼症可見到;帶有咻咻聲的咳嗽也常見於氣喘的病患;百日咳的病童常咳到面露倦容,都快沒力氣了還在咳嗽,甚至咳到嘴脣都呈現發紫的厲害程度。
鼻塞、流鼻水
嬰幼兒的鼻道較小,很容易因為鼻黏膜腫脹和滲出液造成阻塞。嬰兒用口呼吸也會感到困難,所以鼻塞很容易影響呼吸、食欲和睡眠。
發燒
發燒是人體的免疫力在對抗外來病原體時的正常反應,大多數的小孩在呼吸道感染時會發燒,6個月到三歲大的幼兒,即使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體溫也可能升高到39度乃至40度以上。
呼吸急促
因為嬰幼兒的呼吸道較狹小,而且6個月大到一歲半的小孩也很容易得到病毒感染而罹患細支氣管炎,所以常呈現呼吸急促、呼吸變快甚至呼吸困難的情形。當病情嚴重時,也可能造成胸部二邊的肋骨下凹陷或是肋骨間凹陷的症狀。
厭食
食欲變差是大多數小孩生病的共同表現,也是很多家長特別在意的情況,還好隨著病情的恢復,食欲也跟著變好,所以食欲恢復也是臨床判斷病情的一個指標。
嘔吐或腹瀉等胃腸症狀
呼吸道感染時,常常會有腸胃道感染的症狀出現,因為病毒也可能侵犯到腸胃道,病毒感染的小孩也會腹瀉,原因就在此。而在細支氣管炎的小孩也常碰到拉肚子的情況,還好往往是輕微且暫時性的。有些小孩的上呼吸道,如咽喉及扁桃腺特別的敏感,一受到感染刺激就會表現出噁心、嘔吐的現象。
嬰幼兒熱性痙攣
在數個月大到三歲的小孩中,每一百個中就有約3個左右,會因為體質的關係,在體溫突然升高超過了38.5度甚至39度以上而造成抽搐的現象。呼吸道感染也是最常見到造成這些小朋友急性發燒的原因。
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除非有嚴重的合併症發生,絕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可以在門診中治療,治療的重點在緩解臨床的症狀和減輕合併症的問題,所以臨床上兒科醫生會給小朋友症狀治療的藥物,包括退燒藥、抗組織胺(也就是止流鼻水藥物)、化痰止咳藥、支氣管擴張劑等,若有細菌感染及併發症的徵兆時,會加上抗生素的使用。病童在家中的照料應注意充分的臥床休息,補充水分和營養。
發燒的處置
所謂發燒,一般是指體溫(耳溫或肛溫)超過37.8~38度以上,而兒科醫生會建議家長在小孩的體溫超過38度時給予解熱退燒藥物,若有頭痛時也可以給予同樣的藥物。若是在口服退燒藥物一個鐘頭以後仍有發燒的情形,則會給予另一種口服或塞屁股的退燒藥備用。
因為咳嗽是人體排出呼吸道中異物或分泌物的自然防禦機制,當鼻子或氣管中有很多分泌物時,一般兒科醫生會盡量避免使用咳嗽抑制劑,因為讓小朋友將痰或分泌物咳出對病情才有益。所以醫生較喜歡開化痰藥而比較少開純止咳的藥物。
鼻涕的處理
對於局部的治療方面,較大的小孩在處理鼻涕上較不會有困難,但家長要教導他們在咳嗽或擤鼻涕時以衛生紙或手掩住口鼻,並且如何處理使用過的衛生紙。對於嬰幼兒鼻子分泌物的清除,家長在餵食前可以用嬰兒用的吸鼻器或有橡皮翼的空針筒來清除,但要記得應有二個大人配合,一位固定小孩頭頸胸部,另一位來清除分泌物,才不至於因小孩掙扎造成鼻腔的受傷。
雖然大部分的急性咽喉炎80~90%是由病毒引起,依病情的需要,醫生仍會對小孩的喉頭部位做喉嚨分泌物的細菌培養,以排除上述A族B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倘若培養的結果是由這種細菌所引起,則要給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療。
認識氣喘
日期:2009.08.05
推文到 FaceBook
推文到 Twitter
推文到 Plurk
收藏本文收藏本文| 轉寄好友轉寄好友|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 檢舉本文
◎ 陳慧 / 臺安醫院 - 胸腔內科
氣喘是呼吸道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近年來氣喘的發生率更是節節上升,已經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許多病友常因反覆發作而非常痛苦及不安,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氣喘突然發作,需要跑急診室。有相當多的氣喘病患,雖然接受治療多年,但對自己的疾病,所使用的藥物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卻一無所知,有鑑於此,特別利用這個機會,為大家簡單介紹氣喘的危險因子、正確的治療觀念及預防之道。
一、什麼是氣喘?
常常在胸腔科門診聽到病患說,「我沒有氣喘啊,我平常都不會喘,只是感冒很久都沒有好,夜晚咳嗽得很厲害,胸口很悶,呼吸不順而已,有時自己或家人聽到在呼吸時有咻咻咻的聲音。」其實,如果您有上述的情形,就要懷疑可能罹患了氣喘,應該尋找胸腔科醫師作詳細的檢查、診斷及治療。
簡單的說,氣喘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氣流阻滯病變,它是經由外在或內在的刺激因素,如過敏原,病毒感染,吸菸等原因刺激呼吸道產生慢性氣道炎症,臨床上會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喘鳴音,尤其是半夜或凌晨更為明顯,急性大發作時可導致嚴重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二、氣喘的危險因子(會使氣喘惡化的因子)及預防之道:
病毒感染、感冒、過敏原如塵蹣、有皮毛脫落的動物(如貓狗)、蝦子、螃蟹、蟑螂、花粉、黴菌、香菸、污染的空氣、氣溫急速變化、運動、劇烈的情緒反應、刺激性化學藥品、油漆、藥物 (如阿斯匹林、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等都是會造成氣喘惡化的因素。氣喘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因此,注意週遭環境,減少花粉的曝露,避免接觸過敏原,家中最好不要養貓狗,保持居家清潔,盡量不要使用地毯及厚重的窗簾,減少灰塵堆積及塵蹣產生, 保持環境乾燥,對於氣喘的預防有顯著的效果。
三、氣喘的病理變化:
呼吸道黏膜下發炎,表皮細胞脫落,引起呼吸道敏感。
呼吸道平滑肌功能喪失與增生,增加呼吸道阻力。
呼吸道重塑,黏膜下層纖維化。
四、氣喘的治療:
目前治療的觀念是早期積極治療,減少呼吸道炎症,抑制平滑肌增生,減少呼吸道重塑及纖維化。治療方式必須根據氣喘的嚴重度來決定,目標是以最少的藥物達到最大的療效。 以階梯式的藥物治療計劃進行,通常治療一個月後會有明顯的改善,當疾病達到良好控制持續三個月以上,可以考慮降階治療,反之若病人對治療反應不理想,則需要升階治療。
抑制呼吸道發炎最有效,安全,且副作用小的藥物是吸入性類固醇,如Pulmicort(可滅喘),Flixotide(輔舒酮),Duasma(蒂舒滿)。
長效型乙型擴張劑,如Serevent(使立穩),Oxis,可抑制平滑肌增生,減少神經性發炎物質釋放,同時抑制發炎細胞。
對於中重度氣喘,最新的治療藥物是吸入性類固醇與長效型乙型擴張劑合併,如Symbicort(吸必擴),Seretide(使肺泰),對治療氣喘達到互補的效果,一次療程至少三到六個月。氣喘患者對此要有所了解,即使臨床症狀不明顯,可能呼吸道的發炎仍然持續進行,不要道聽塗說,急著自行停藥,造成治療不足夠,使得呼吸道反覆發炎,導致呼吸道重塑、纖維化、對藥物治療反應差 肺功能持續變壞。目前並沒有特效的藥物可以抑制呼吸道纖維化。
綜觀以上,新的氣喘藥物發明,以及對氣喘病理機轉的了解,治療氣喘已經有相當的進步,只要是氣喘患者,都應早期尋找胸腔專科醫師診斷,積極治療,配合醫師正確使用藥物,大部分的氣喘症狀皆可有效控制,減緩呼吸道纖維化,病人可透過定期肺功能檢查,評估治療效果。
沙塵暴來勢洶洶,呼吸道健康拉警報!
每年3~5月您一定常看到氣象報告主播發佈沙塵暴警訊,提醒具有呼吸道疾病的民眾,出外務必戴上口罩或減少出門的機率,以防咳嗽、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突然發作。然而如何對抗沙塵暴,避免疾病纏身,除了在沙塵暴來襲期間戴上口罩、避免出門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日常生活及飲食上保養,有效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沙塵侵襲,呼吸道疾病蠢蠢欲動
根據環保署研究結果發現,每當沙塵暴侵襲,都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間,學童因呼吸道疾病的請假次數以及一般民眾的就診率,皆呈現增加的反應。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耳鼻喉科醫師表示,因為沙塵暴中的懸浮微粒,
經過工業區夾帶重金屬和致癌物質戴奧辛進入台灣,這些受污染的空氣容易使一般人容易出現咳嗽、咳痰、打噴嚏等呼吸道不適,抵抗力較差者則可能有頭痛、疲倦、發燒、重感冒症狀出現,甚至引發呼吸困難或胸悶的現象。
急、慢性呼吸道患者應提高警覺
醫師提醒,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沙塵暴來襲時,很容易誘發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症狀。需特別留意的是,當浮塵進入支氣管、細支氣管,會侵入人體肺泡,並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這些滯留於鼻咽部、氣管或肺泡的微小顆粒,如果再與進入人體的有害氣體產生刺激和腐蝕的聯合作用,則會損傷黏膜、纖毛,從而對肺部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狀況若未及早改善,則會導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氣管炎,進而引起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心應對
除了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需提高警覺外,由於沙塵暴的高峰期在春季,氣候溫差大加上浮塵的刺激,同樣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機會,並加重心臟負擔,嚴重者有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預防疾病基本功夫不可少
如何做好呼吸道保養,建議您除了在沙塵暴來襲時,避免外出或長時間滯留戶外,防塵、濾塵口罩絕對不可少。另外可用沾濕的棉花棒清潔鼻孔並漱口清潔口腔,減少沙塵附著;室內則可使用空氣濾清器或空調以隔絕髒空氣。若持續咳嗽、咳痰、胸口感到疼痛、慢性過敏性疾病發作時,要儘快去醫院診治。不過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平時作好呼吸道的保養,並提升免疫系統功能,增加抵抗力,以徹底防範沙塵暴的侵襲。
保護呼吸道,從飲食開始
聯安診所營養師莊穗馨也提供3項提升免疫力的飲食秘訣,教大家在日常生活輕鬆做好呼吸道及肺部保養。
1. 平時多喝水
多喝水可保持鼻粘膜濕潤,避免受損,能有效抵禦病毒細菌的入侵。
�X�B: 沙塵暴來勢洶洶,呼吸道健康拉警報! - 林怡君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ioshlidp/7632173#ixzz2U6B2OemN